您當前位置:中國菏澤網  >  美文美圖  > 正文

半稱心

作者: 來源: 牡丹晚報 發表時間: 2023-04-20 09:30

□林釗勤

人生哪能多如意,萬事只求半稱心。這句話雖樸實無華,卻飽含著人生哲理。

《人生哪能多如意,萬事只求半稱心》這本哲學意味十足的書,作者是弘一法師。豐子愷先生曾評價弘一法師:“少年時做公子,像個翩翩公子;中年時做名士,像個名士;做話劇,像個演員;學油畫,像個美術家;學鋼琴,像個音樂家;辦報刊,像個編者;當教員,像個老師;做和尚,像個高僧?!闭沁@樣一位奇人,寫就了這樣一本書。這本書匯集了弘一法師一生的經歷與智慧,不同時期的作品折射出不同的心境和狀態。閱讀的過程,與其說在看書,不如說在觀人。

古人說:天下事不如人意者,十之八九。若你正處于失意的人生狀態,不妨讀一讀這本書,靜下心來讀半小時,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。萬事只求半稱心,意味著要知足常樂、隨遇而安。明末清初碩學鴻儒李密庵有一首《半半歌》,可謂將“半字哲學”發揮到極致。林語堂先生就十分欣賞《半半歌》里所描繪出的那種知足常樂、隨遇而安、自然舒適的生活狀態,他認為這是“中國人所發現的最健全的生活理想”。

半稱心,在我看來并非消極和妥協,而是一種知足知止、少欲淡泊的智慧,不追求更甚,有所得,即為樂。這樣的大智慧在弘一法師的作品里,處處皆有體現。不必執著于完美的結果,因為不圓滿才是生活的常態。我一直把這句話當做自己的座右銘,默默自我激勵。在生活里,萬因必有果,如果這個果是不好的,是不圓滿的,那說明我們的修行還有待提高,事不完美,人能力不及也;如果一件事被完美地解決,那么這個結果也將讓我樂意自滿,下意識里對自己的約束就會有所放松,從而出現種種問題,這才是糟糕的。所以我在讀弘一法師的這本書時,格外上心。

弘一法師所奉行的“自處超然,處人藹然;無事澄然,有事斬然;得意淡然,失意泰然”的人生態度,也是超然物外的。沒有圓滿的人生,即使如弘一法師,縱觀其整個人生,也不例外。但是他能夠做到“半稱心”,懂得知足,懂得“人無千日好,花無百日紅”的世事無常。在人生的長河里,無論柔風細雨,還是狂風暴雨,又或者陽光明媚,都是一種恩賜。秉持“半稱心”的心態,凡事盡力,無論遇到怎樣的境遇,我們都有可能保持“常樂”。

責任編輯:
分享到:
中共菏澤市委網信辦主管 菏澤日報社主辦| 新聞刊登批準文號:魯新聞辦[2004]20號 |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:37120180017
網站備案號:魯ICP備09012531號 | 魯公網安備 37172902372011號
Copyright© 2004-2012 heze.cn All rights reserved.中國菏澤網
精品人妻|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|免费乱色仑片在线播放|国产AV福利片一二三四区